新一年,廣西又有新規劃,令人振奮。日前,《廣西水安全保障“十四五”規劃》(以下簡稱《規劃》)出臺,提出了以“兩橫八縱、六河連通”為骨干的廣西水網布局,擘畫了未來五年廣西水利改革發展藍圖。
以“兩橫八縱、六河連通”為骨干的廣西水網布局。圖片來源: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網站
“十四五”水安全保障規劃目標確定
廣西江河湖庫眾多,水系發達,共有大小河流18936條、水庫4556座、湖泊19個,河流總長度達12.65萬公里。
這是漓江廣西陽朔段(2021年4月25日攝,無人機照片)。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
為了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,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,《規劃》提出“十四五”規劃目標是到2025年,建成與廣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、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相適應,與現代化進程相協調的水安全保障體系,并擬定“全區用水總量”“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降幅”“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幅”3項約束性指標與其他9項預期性指標。
2021年9月4日,在廣西柳州,水上公交船在柳江上行進(無人機照片)。新華社發(黎寒池 攝)
構建以“兩橫八縱、六河連通”為骨干的廣西水網布局
《規劃》結合流域區域特點和實際,提出構建以“兩橫八縱”主要天然河流為基礎,以實施重大水資源配置工程以及配合推進運河工程等“六河連通”人工水系通道為補充的廣西水網格局。
兩橫:西江干流(含紅水河、黔潯江)、郁江干流(含左江、右江)水安全保障帶。
八縱:柳江(含龍江)、桂江、賀江、北流河、南流江、欽江、防城河、湘江等8條主要支流水安全保障帶。
六河連通:南盤江—郁江、郁江—南流江、郁江—欽江、湘江—桂江、北流河—南流江、賀江—桂江等6條人工水系通道,是實現原有“兩橫八縱”自然水系統籌調配、互濟互通的重要補充。
西江黃金水道上的廣西貴港市全景(2018年3月9日攝,無人機照片)。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
這是位于廣西全州縣鳳凰鎮的鳳凰嘴湘江河段(2019年6月29日無人機拍攝)。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
這是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菁盛鄉境內紅水河兩岸的公路(2021年9月1日攝,無人機照片)。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
這是廣西欽州市欽江沿岸的蝦塘景色(2018年11月13日無人機拍攝)。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
這是廣西百色市半島公園及右江沿岸城市景觀(2018年11月28日無人機拍攝)。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
《規劃》還提出要推進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工程等重大工程,做好西部陸海新通道(平陸)運河工程水資源配置,連通郁江、欽江、南流江等河流,加快形成溝通南北的戰略性輸水通道,構建廣西水網骨架。
對區域重大戰略水安全保障進行布局
《規劃》從完善支撐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、推動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和粵港澳大灣區“兩灣”聯動、主動對接長江經濟帶發展等3個方面,提出區域重大戰略水安全保障布局。
建設中的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(2021年11月12日攝,無人機照片)。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
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開啟泄水閘泄洪(2021年7月2日攝,無人機照片)。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
完善支撐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水安全保障體系。構建以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工程為核心,以重點水源工程、城市應急和第二水源工程為補充的供水網絡體系,支撐城市及工業區發展用水需求,保障區域供水安全;建設洋溪、那垌等防洪控制性樞紐,開展主要支流、中小河流治理及生態海堤建設,保障區域防洪防潮安全;續建左江治旱馱英水庫及灌區、桂西北治旱百色水庫灌區工程,開工建設大藤峽水利樞紐灌區、玉林市龍云灌區,推進桂西北治旱龍江河谷灌區等前期工作,實施一批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改造工程,保障區域糧食安全。
無人機航拍橫縣西津水利樞紐二線船閘工程(2021年3月19日攝)。新華網 劉君 攝
這是廣西百色水利樞紐(2018年11月27日無人機拍攝)。 新華社記者 周華攝
完善服務推動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和粵港澳大灣區“兩灣”聯動水安全保障體系。以加強節水、增加供水、優化區域水資源配置為重點,構建以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工程為核心的供水網絡體系,加強主要城市應急和第二水源工程建設,提高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水平;加快西江干流、主要支流及中小河流防洪治理,保證沿線城鎮防洪安全。開工建設大藤峽水利樞紐灌區、下六甲灌區等工程項目,改善沿江農業灌溉條件。
夕陽下的漓江廣西桂林市陽朔縣興坪段景色(2021年11月25日攝,無人機照片)。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
這是2019年6月30日無人機拍攝的廣西興安縣靈渠。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
完善主動對接長江經濟帶發展水安全保障體系。加強城市防洪排澇能力建設,保障城市防洪安全;實施漓江水生態保護修復,加強水土流失及石漠化治理,提高漓江上游水源涵養能力;推進桂林市長塘水庫、第二水源工程等建設,優化城市供水水源格局,保障城市供水安全;依托靈渠世界灌溉工程遺產、漓江山水等自然遺產,進一步弘揚和挖掘水文化,推動美麗幸福河湖建設。
明確七項重點任務
《規劃》圍繞“十四五”時期水安全保障目標指標和總體布局,提出了增強洪澇災害防御能力、提升供水安全保障能力、加強水生態環境保護治理、提升鄉村振興水利保障能力、加快智慧水利建設、深化水利重點領域改革、提高水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等7項重點任務。
重點推進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工程、桂林市長塘水庫、大藤峽水利樞紐灌區、玉林市龍云灌區等納入國家150項重大水利工程以及國家相關重要規劃的重大項目。
夕陽下的柳江柳州市區河段(2021年6月7日攝,無人機照片)。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
這是位于廣西南寧市良慶區的屯六水庫(2021年8月6日攝,無人機照片)。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
“十四五”期間規劃完成投資1476.4億元
經測算,廣西水安全保障“十四五”規劃項目總投資4312億元,其中“十四五”期間規劃完成投資1476.4億元,將通過發揮政府資金投入主渠道作用、加強政銀企合作、積極盤活水利資產等多渠道多方式籌措落實規劃建設資金。